网页制作 
首页 > 网页制作 > 浏览文章

设计理论:论方案与资源、沟通的问题

(编辑:jimmy 日期: 2024/11/16 浏览:3 次 )

这个问题在很多的小公司都不存在。小公司养着、催着设计师,设计师不用去考虑能不能拿到结果,因为你不干,大家都等着你,因为身后自然有一群人在push:老板,工程师,同事。这个结果是大家一起push的结果。
但是在很多大的公司,存在很多很多的项目,孩子多了,爹妈都顾不上。项目多了,老板也顾不上。他们只看最终的结果: 为什么有的设计师一年做了那么多项目?那么多收益很好的项目? 为什么有的设计师却一年产出寥寥无几?做的项目多半半途夭折,或者直接胎死腹中?
若以产品经理为主导,那也还好。产品经理背负着更加沉重的考核压力,他们会以push出结果为主要的方向,在他们的push下,设计师妥协妥协,折中折中,产品经理负责打点打点各种资源(工程师、测试等),结果也就出来了。
但是,关键是,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,总不能一直被动着响应pd们的需求——他们要做什么就做什么,100%的精力都放到他们的“商业目标”驱动的项目上。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,应该有独立的一部分精力抽取出来,去主动发起一些项目,改进一些项目,以使网站变得更加亲切易用。
关键就出在这里。设计师有时也很不喜欢老是被动响应PD的需求,也想主导一些项目,但是,往往以设计师为发起人或主导的项目,很难拿到结果,现状可能有: 工期拖得很长(优先级排得很低,几乎可以忽略); 没有资源配合——毕竟项目是需要团队的,需要工程师,需要前端开发,需要测试,不可能单打独斗; 长时间得不到确认,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工去做;
即使是产品经理们发起的项目,在产品会议上说了能够带来多少的收益,老板们都点头了,尚且需要排定优先级,等候设计资源、工程师资源。更不要提单单是某个设计师说:“这个体验不好,我想要改成这样……”的需求了。
为什么拿不到结果?
“我做了一个系统性的改进方案,我觉得肯定比现有的要好很多。已经找了周围的同事进行了测试,大家都说不错,都盼着赶快上线呢。但是去找需求分析人员评估了一下,发现需要30多个人日开发量。而且从优先级上去排,说不定要排到年底去了。根本就没有资源去做……”
“我觉得某某页面有很大的问题,于是做了一个分析和改进,结果发现那个页面上的区域被划分为不同的产品线,分属不同的产品经理负责。为了推动我的设计,天呢,我需要找好几方进行沟通,他们给我的意见非常多,甚至完全相反。我根本无法估计这样改动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,后来就不了了之了……”
“你觉得那个东西很难用?那就对了。我们不是不想改啊?方案都出了好几版了,同样有上面的问题,一没资源,二,牵涉的利益方太多了,改动束手束脚,后来就一直保持现状了。”
拿不到结果的借口和原因当然有很多很多,作为设计师,这些都感同身受甚至自己也遇到过。
分析下来,所有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:“方案与资源、沟通”问题。 设计方案本身存在问题——有潜在的风险,投入大产出小,本身就不合理等; 设计方案没有问题,但是资源紧张,无法投入,自然没有产出; 设计方案没有问题,但是多方沟通不能顺畅推动,搁置。
这个时候,出现了一个矛盾,既然我们提供了好的设计方案,为什么却得不到资源的响应,按理说,如果足够好,优先级也应该高,各方也应该支持的啊。如果是好的设计,为什么在沟通上会如此艰难?这个时候我们是抱着好的设计等待呢,还是有别的办法?
当我们认为我们的设计是很好的时,我们很难去妥协让步,但是——
上一页12 3 4 5 下一页 阅读全文
上一篇:论视觉设计与交互设计
下一篇:网页设计中的弹窗与浮层的设计
一句话新闻
微软与英特尔等合作伙伴联合定义“AI PC”:键盘需配有Copilot物理按键
几个月来,英特尔、微软、AMD和其它厂商都在共同推动“AI PC”的想法,朝着更多的AI功能迈进。在近日,英特尔在台北举行的开发者活动中,也宣布了关于AI PC加速计划、新的PC开发者计划和独立硬件供应商计划。
在此次发布会上,英特尔还发布了全新的全新的酷睿Ultra Meteor Lake NUC开发套件,以及联合微软等合作伙伴联合定义“AI PC”的定义标准。